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ESG一周|证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两部门发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2025-02-14 14:14540每日经济新闻

ESG政策

  证监会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

  证监会2月7日发布《关于资本市场做好金融“五篇大文章”的实施意见》,其中要求丰富资本市场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产品制度体系。一是完善资本市场绿色金融标准体系,包括持续优化绿色债券标准,统一募集资金用途、信息披露和监管要求,研究完善评估认证标准;鼓励评级机构将环境信息指标纳入债券发行评级方法;落实交易所可持续信息披露规则,持续强化上市公司践行绿色发展的信息披露要求等。二是丰富资本市场绿色金融产品,包括支持符合条件的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融资并购及发行绿色债券、绿色资产支持证券等。

  点评:证监会支持绿色产业企业发行上市,是资本市场践行ESG理念、助力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完善标准体系,强化信息披露,能引导资金流向绿色领域,激发市场活力,推动绿色产业发展,为实现“双碳”目标和经济可持续发展注入强大动力。

  两部门发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

  国家发展改革委2月9日发布消息,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近日联合印发《关于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促进新能源高质量发展的通知》,推动风电、太阳能发电等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通知提出,按照价格市场形成、责任公平承担、区分存量增量、政策统筹协调的总体思路,深化新能源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上网电价通过市场交易形成;同步建立支持新能源可持续发展的价格结算机制,区分存量和增量项目分类施策,促进行业高质量发展。

  点评:两部门发文推动新能源上网电量全面进入电力市场,意义深远。这一举措推动价格市场化,优化资源配置,让新能源公平承担调节成本,促进其与电网、调节电源协同,契合环境可持续发展要求,助力构建新型电力系统。

  我国将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

  生态环境部12日公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危险废物环境治理严密防控环境风险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6年,全国危险废物环境重点监管单位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到2027年,全国危险废物相关单位基本实现全过程信息化监管全覆盖,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稳中有降,利用处置保障能力和环境风险防控水平进一步提升;到2030年,危险废物全过程信息化监管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国危险废物填埋处置量占比控制在10%以内,危险废物环境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点评:危险废物危害环境与公众健康,加强治理,通过信息化监管与降低填埋占比,提升利用处置能力,防控风险,利于生态安全;在社会层面,保障居民健康,推动社会公平;对企业而言,也促使其遵循公司治理中的环保合规要求。

  ESG发布

  最新一期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发布环比上升6.59点

  日前,中国电力建设企业协会发布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数据显示,2024年第四季度中国清洁能源建设景气指数(CEPI)为116.46,同比上升2.02点,环比上升6.59点,CEPI处于较景气区间。2024年第四季度清洁能源新增发电装机容量16635万千瓦,占全国新增发电装机容量的87.25%,同比增长26.1%。2024年第四季度清洁能源发电量为13974亿千瓦时,同比增长16%,约占全国发电量的48.9%,相当于减少11.74亿吨二氧化碳排放。

  点评:相关数据表明,我国清洁能源建设发展势头强劲,在能源结构调整中作用愈发关键,持续推动能源绿色转型。

  ESG观点

  厦门大学教授林伯强: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配套得跟上

  近日,厦门大学管理学院讲席教授、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在《环球时报》发文表示,新能源电力全面进入市场不能一蹴而就,还需要其他配套政策作为支撑。一方面,要充分挖掘发挥新能源电力的绿色价值,通过绿色价值的差异化提高其市场竞争力。可发展和完善绿电、绿证和碳交易市场,为新能源电力开发新的收入来源,充分发掘新能源电力的绿色价值。另一方面,要加强新型能源基础设施建设,弥补新能源发电的不稳定性短板。目前,进一步提升风电光伏增长速度的瓶颈在于消纳能力,所以如何提升消纳能力应当成为能源结构改革远期调整的重要课题。

  点评:林伯强教授观点切中新能源电力市场化要害。新能源电力全面入市意义重大,但因其不稳定特质,配套政策不可或缺。挖掘绿色价值,发展绿电等市场,可增强其竞争力;加强新型能源基建,提升消纳能力,方能补齐短板,助力新能源电力稳健入市。

  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琴琴:不能只将ESG看作成本、负担

  日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教授郑琴琴接受《瞭望东方周刊》采访表示,对于中国企业而言,不能只将ESG(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看作成本、负担,或是为企业提升形象的“装饰”。我们更应该运用中国智慧,基于中国情境,让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更好地趋同,从而实现ESG的赋能创造。ESG体系的发展应当立足本土特色。中国企业可以在“双碳”、创新驱动、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上,充分体现竞争力,探索新赛道,实现价值创造。

  点评:郑琴琴教授观点极具前瞻性。ESG绝非企业的成本负担与表面装饰,而是价值创造的新路径。立足本土,将ESG融入“双碳”等战略,挖掘经济与社会价值趋同点,既契合国家发展方向,又能助力企业开辟新赛道,提升国际竞争力。

  ESG研究

  2024年气温影响评估:全球或已进入平均气温上升1.5℃数十年时期

  施普林格·自然旗下专业学术期刊《自然-气候变化》最新发表两篇评估2024年气温对《巴黎协定》目标影响的论文显示,2024年升温超过1.5℃,或提示全球已经进入一个平均气温上升1.5℃的数十年时期,需要采取严格的气候缓解措施以实现《巴黎协定》的目标。2015年,《巴黎协定》设定目标,要求将人因全球变暖控制在比工业化前基线水平高1.5℃的范围内。《巴黎协定》的气温目标被理解为是指20~30年期的平均气温,以便消除短期自然变化(如厄尔尼诺)对气候系统的影响。

  点评:《自然-气候变化》的论文揭示全球或进入升温1.5℃数十年时期,形势严峻。《巴黎协定》目标实现迫在眉睫,严格落实气候缓解措施,各国需强化节能减排、加速能源转型,以遏制全球变暖趋势,守护地球家园。

  ESG投资

  山东累计“卖碳”1.33亿吨

  2月11日,山东省政府新闻办举行首场“抓改革创新促高质量发展”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会上透露,山东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电力企业数量与履约量均居全国首位,履约任务最重,目前已圆满完成三个履约周期的履约任务。截至2024年年底,全省累计共有323家重点排放单位参与交易,全国碳排放配额累计买入量1.01亿吨,成交额58.32亿元;累计卖出量1.33亿吨,成交额84.72亿元,交易量和交易额均居全国首位。

  点评:山东在全国碳市场表现亮眼。作为能源消费和碳排放大省,相关成果彰显其在碳减排与能源结构优化的显著成效,为全国绿色低碳发展提供参考经验。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1
弥富科技最近三年非经常性损益鉴证报告出炉
金融界2025-04-20 01:102025年4月20日消息,近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关于弥富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三年(2022-202

0评论2025-04-2191

长线资金进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
界面新闻2025-04-21 10:38北京界面新闻编辑 |江怡曼近日,全市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据Wind数据,截至4月20日,全市场ETF

0评论2025-04-2197

茅台ESG行动:“绿色酿造”引领可持续未来
在亚马孙热带雨林,每一株植物都在争夺阳光雨露,却又通过根系网络共享养分——这片地球之肺用亿万年进化证明:唯有开放共生的生

0评论2025-04-21175

硕世生物ESG报告首秀:以治理为锚,以创新为帆,开启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2025年4月18日晚,硕世生物(股票代码:688399.SH)正式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作为一家专注于体外

0评论2025-04-2184

小快递造就民生大幸福,青浦这家企业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转自:绿色青浦2025-04-20 17:49:39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得分51分,排名全球前10%!4月17日,青浦区的这家企业——

0评论2025-04-2184

证监会首次从部门规章层面规范ESG信息披露
新浪财经2025-04-19 20:26云南  2025年3月28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信披办法》)第

0评论2025-04-2174

生猪养殖企业ESG进阶,出海还需提升国际评级
2025-04-21 06:43澎湃财讯ESG理念在全球加速渗透,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正从粗放经营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据Wind数据统计,近五年来,A

0评论2025-04-2162

持续践行ESG理念 券商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ESG报告近年来越来越成为上市券商年报披露时的“标配”之一。截至4月1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A股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25家上市

0评论2025-04-2159

上市银行ESG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机遇与挑战并存
金融界2025-04-21 00:53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已成为上市公司透

0评论2025-04-2167

生猪养殖企业ESG进阶 出海还需提升国际评级
2025年04月21日 07:19来源: 中国证券报 ESG理念在全球加速渗透,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正从粗放经营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据Wind数据统

0评论2025-04-2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