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好友 文章首页 文章分类 切换频道

侵犯他人名誉,爱尔眼科高管被判赔礼道歉

2025-04-11 09:29290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记者 张洁清

为及时有效监测企业在社会、环境、治理等方面的风险,齐鲁晚报·齐鲁壹点将通过壹点智库品牌大数据平台,定期跟踪、监测和评价A股上市公司的ESG风险,并进行重点报道。

3月31日-4月6日,本周有1282家A股上市企业被央媒省媒报道过敏感信息。与上周相比,敏感信息量下降的有1097家,信息量增加的有856家。

本期ESG风险敏感信息涉及员工治理、合规经营、企业诚信、产品质量等问题。从ESG层面分析,主要涉及社会(S)、治理(G)维度的关键绩效指标。

艾芬三起名誉权案一审胜诉

据羊城晚报消息,湖北省武汉市江汉区人民法院4月1日对艾芬诉段某民名誉权纠纷一案作出一审判决。段某民系爱尔眼科(300015.SH)党委副书记、公共事务部总监,自2021年起,他通过微博账号发布不实言论,称艾芬“伪造照片构陷同行”“收受药品回扣”“医生当医闹”等,对艾芬的社会评价造成严重负面影响。

法院经审理认为,段某民的行为侵害了艾芬的名誉权,判令其删除侵权内容、公开赔礼道歉并赔偿精神损失费、公证费等共计5000元。艾芬起诉的另外两起爱尔眼科管理人员侵害其名誉权案件,一审也均胜诉。目前,这三份判决尚未生效,还处于上诉期内。

这一案件引发了社会对企业高管言论规范的关注。在信息传播迅速的时代,企业高管的言行不仅代表个人,也会影响企业形象。爱尔眼科虽表示该事件对经营无影响,但企业声誉仍可能受到一定冲击。这警示企业要加强对员工言论的管理,维护良好的品牌形象。

截至4月3日,涉事微博账号已删除有关艾芬的内容,但暂未发布赔礼道歉信息。段某民是否上诉尚未有回应,案件后续走向仍受关注。

未名医药核心产品抽检不合格

据新京报报道,内蒙古自治区医药采购中心、西藏自治区医保局相继发布通知,因药监部门抽检天津未名生物医药有限公司(002581.SH)生产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生物学活性不符合规定”,暂停该产品采购。天津未名为未名医药控股子公司,干扰素α2b喷雾剂是未名医药核心产品。

2023年12月,天津未名的人干扰素α2b喷雾剂在29省份干扰素省际联盟集中带量采购中独家中标,供应全部联盟地区。此次抽检不合格距集采结果执行不足一年,产品质量问题给公司带来诸多不确定性,可能影响其在其他中标地区的供应及未来集采资格。

未名医药长期面临亏损困境,除2019年和2021年外,2018年以来持续亏损,2023年亏损规模达3.32亿元。干扰素业务虽贡献较高营收和毛利率,但难以扭转整体局面。此次核心产品质量问题无疑让公司雪上加霜。

截至目前,未名医药尚未发布关于此次事件对公司影响的详细公告,市场持续关注其后续应对措施,以及产品质量整改情况。

马应龙卷入回流药风波

近日,据《中国经营报》报道,肛肠用药龙头上市公司马应龙(600993.SH)卷入回流药风波。回流药,即已从医疗医药机构售给患者后又被多次转卖的药品,其往往与欺诈骗保相关,存在极大安全用药隐患。

日前,央视新闻曝光武汉存在回流药产业链,马应龙大药房的彭刘杨路店和惠济路店牵涉其中。参保人受收药人利益诱惑,用医保卡在这两家门店购买静注人免疫球蛋白等处方药。因医保基金支付大部分费用,参保人获取药品成本极低,收药人以6至7折回收后层层转卖,最终这些药品以更高价格流入武汉新洲区的公立医院、私人诊所和药店。而马应龙大药房门店销售员通过成都成华东升医院富顿互联网医院为参保人开具门诊处方,为药品回流提供了便利。

事件曝光后,武汉市医保局迅速行动,于3月28日解除了马应龙大药房惠济药店的医保定点服务协议,并派出16个工作组进驻武汉市马应龙全部40家线下医保定点药店展开调查。截至3月31日,马应龙公司尚未对此事进行信息披露。其证券部相关人士表示,涉事门店是子公司旗下门店,正在配合调查,公司认为目前事件影响未达信息披露标准,需视后续进展而定。

马应龙作为中华老字号企业,在医药领域有着广泛影响力。其业务涵盖医药工业、医疗服务和医药商业,医药零售业务由马应龙大药房运营。据《经济参考报》4月9日报道,马应龙2024年年报显示,公司实现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分别为37.28亿元、5.28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8.85%、19.14%,营业收入和净利润双双创出近三年新高。然而,尽管业绩表现亮眼,但回流药风波的影响仍在持续发酵。

在2024年度的ESG报告中提到,公司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合规管理制度,包括《合规管理制度(试行)》等一系列规范化制度。然而,从这起事件来看,马应龙在连锁药店管理上存在明显漏洞。门店工作人员协助参保人获取处方药并参与回流药交易,反映出公司在员工管理、药品销售流程监管方面的缺失。这不仅损害了公司自身声誉,也辜负了消费者的信任。同时,该事件也凸显了医药零售行业在医保监管和药品购销管理方面的不足。“医保取现”“高价收药”小广告泛滥,却长期未得到有效遏制,表明行业监管存在薄弱环节。



点赞 0
举报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
分享 1
弥富科技最近三年非经常性损益鉴证报告出炉
金融界2025-04-20 01:102025年4月20日消息,近日,天健会计师事务所出具了关于弥富科技(浙江)股份有限公司最近三年(2022-202

0评论2025-04-2174

长线资金进场!ETF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
界面新闻2025-04-21 10:38北京界面新闻编辑 |江怡曼近日,全市场ETF总规模首次突破4万亿元。据Wind数据,截至4月20日,全市场ETF

0评论2025-04-2181

茅台ESG行动:“绿色酿造”引领可持续未来
在亚马孙热带雨林,每一株植物都在争夺阳光雨露,却又通过根系网络共享养分——这片地球之肺用亿万年进化证明:唯有开放共生的生

0评论2025-04-21135

硕世生物ESG报告首秀:以治理为锚,以创新为帆,开启可持续发展新篇章
2025年4月18日晚,硕世生物(股票代码:688399.SH)正式发布《2024年度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报告》。作为一家专注于体外

0评论2025-04-2170

小快递造就民生大幸福,青浦这家企业发布2024年度ESG报告
转自:绿色青浦2025-04-20 17:49:39标普全球企业可持续发展评估(CSA)得分51分,排名全球前10%!4月17日,青浦区的这家企业——

0评论2025-04-2171

证监会首次从部门规章层面规范ESG信息披露
新浪财经2025-04-19 20:26云南  2025年3月28日,证监会发布修订后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以下简称《信披办法》)第

0评论2025-04-2157

生猪养殖企业ESG进阶,出海还需提升国际评级
2025-04-21 06:43澎湃财讯ESG理念在全球加速渗透,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正从粗放经营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据Wind数据统计,近五年来,A

0评论2025-04-2147

持续践行ESG理念 券商做好绿色金融大文章
ESG报告近年来越来越成为上市券商年报披露时的“标配”之一。截至4月15日中国证券报记者发稿时,A股已披露2024年年报的25家上市

0评论2025-04-2146

上市银行ESG报告信息披露质量提升:机遇与挑战并存
金融界2025-04-21 00:53近年来,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议题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环境、社会和治理(ESG)信息披露已成为上市公司透

0评论2025-04-2150

生猪养殖企业ESG进阶 出海还需提升国际评级
2025年04月21日 07:19来源: 中国证券报 ESG理念在全球加速渗透,国内生猪养殖企业正从粗放经营向可持续发展转型。据Wind数据统

0评论2025-04-2153